实朴刊将给你介绍郑州中学排名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你。以下关于郑州金水区初中排名前十名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郑州金水区初中排名前十名

郑州金水区初中排名前十名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中学综合排名:

1、河南省实验中学

2、郑州第四十七中学

3、郑州第八中学

4、郑州市第七中学(郑州七中)

5、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原河南省实验学校分校)

6、郑州市第九中学

7、郑州一八联合国际学校

8、郑州回民中学(郑州六中)

9、郑州市金水区中方园双语学校

10、郑州市二十六中学

部分学校介绍

河南省实验中学

是郑州市境内的一所由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完全中学,是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科技体育传统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学校。

学校创办于1957年,时名郑州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后改为郑州师范学院附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更名为郑州大学附中,郑州市第四十中学,1979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河南省实验中学。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创建于1996年,现有5个校区:初中部、高中部、初中分校、高中分校、高中东校区。在校学生8000余人,是一所公办集团式学校。有116个教学班,教师500多人。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成就显著,多次荣获省市先进集体称号。

2015年,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荣获第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成为全国荣获国家级文明单位的高级中学之一。

2017年11月,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2020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

郑州市第八中学

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郑州八中始建于1952年7月,原名“河南省立郑州第四初级中学”,1958年正式更名为“郑州市第八中学”。1962年成为郑州市重点中学,1978年成为首批省重点中学,也是当时全省唯一一所省级重点初级中学。

1996年实行新生划片入学。2010年学校成立郑州八中教育集团,集团包括郑州八中校本部、郑州经纬中学和高新区实验学校三个部分。学校发展迈进一个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规模集约化、办学内涵丰富化的新时期。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河南省实验中学

百度百科--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百度百科--郑州市第八中学

郑州市中学排名

郑州市中学排名如下:

1、一类郑州初中名校(排名不分先后):

公办:郑州外国语、桐柏一中、郑州中学、实验外国语、省实验、八中、四中、东区外国语、四中迎宾、经开外国语、管城外国语。

民办:枫杨、一八、新奇、朗悦慧、郑中国际、领航实验、英才。

2、二类上初中名校(排名不分先后):

公办:八十五中、一中经开、管城回民中学、五十七中、七十三中、五十八中、惠济外国语、四中实验、七中、四十七中、二实验、十一中、九十六中、五十四中、春华、树人外国语。

民办:一中国际城、绿地爱华、泸华国庆、郑北一中、经开致远。

3、二类下初中名校(排名不分先后):

公办:一中高新、十九中、十六中、四十二中、锦江中学、四中南、二中、八十二中、五中、一中紫荆、管城八中、管城四中、经开实验、经开十一、文苑、清华附中、龙门实验、七中金桂、丽水外国语、冠军、四中附属、惠济一中、东二实验、兴华实验、京广实验。

民办:学森实验、建业外国语、新栋外国语、经纬中学、励德双语、嵩阳。

4、热门民办初中。

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俗称东分)、郑州一八联合国际学校、郑州郑中国际学校、郑州中原一中实验学校(桐柏一中)、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郑州市二七区京广实验学校、郑州市金水区经纬中学、郑州市二七区兴华中学、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等。

还有几个也是不错的比如郑州新奇中学、郑州市豫翔实验学校、中原领航实验学校、郑州树人外国语学校、郑州高新区朗悦慧外国语中学、郑州东枫杨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国际城学校、郑州市中原区学森实验学校等。

郑州二七区初中排名?

郑州二七区的初中学校中,以下几所公办学校在民间排名靠前:郑州市第二中学、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郑州四中、郑州市第十九中学、郑州市第十四中学、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以及郑州兴华中学、郑州外国语中学、郑州市经纬中学。

郑州市第二中学,成立于1941年9月,位于郑州市桃源路43号,是市级重点完全中学,同时享有省级对外开放学校之称。学校拥有35个教学班,152名教职工,以及超过2240名的在校学生。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备、高质量的教育,在中原地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郑州五十七中,位于郑州市兴华北街10号,西邻滨河公园,北接绿城广场。尽管学校占地面积只有18亩,但其合理的规划设计、完善的教学设施、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使得学校环境静谧而优雅。

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河南唯一重点支持的高校。学校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