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朴刊带你了解教育部高校学科排名 ,希望本文能帮到你。

学科排名ABC代表什么?

学科排名ABC代表什么?

学科评估中的ABC代表不同等级的学科排名。具体来说,评估结果按照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九个等级:

1. A+:排名前2%或前2名的学科。

2. A:排名第2%至5%的学科。

3. A-:排名第5%至10%的学科。

4. B+:排名第10%至20%的学科。

5. B:排名第20%至30%的学科。

6. B-:排名第30%至40%的学科。

7. C+:排名第40%至50%的学科。

8. C:排名第50%至60%的学科。

9. C-:排名第60%至70%的学科。

学科评估的目的包括:

- 服务大局: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 服务高校:帮助高校了解自身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建设。

- 服务社会:提供学科水平信息,供学生选校、社会人才流动参考。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的“学科评估”主要关注学术型学位,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则是其对专业学位的评价部分。

教育部学科排名

第四轮教育学学科评估排名如下图

本教育学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第四轮学科评估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